





2025年2月27日—28日由昆明卫生职业学院组织策划的急救科普培训活动在韶山小学三个校区开展,旨在提升小学生们的急救意识,让他们掌握基本的急救技能,在关键时刻能够自救互救,为生命安全增添一份保障。宣讲活动我院共派32名师生前往,韶山小学全体师生及部分家长代表参与科普宣传活动。
图1 急救科普进校园
此前,于2月19日昆明卫生职业学院携手晋宁区红十字会给韶山小学教师开展应急救护培训并进行考核。本次培训内容包括心肺复苏(CPR)标准操作流程、自动体外除颤器(AED)规范使用方法、创伤救护(包括止血、包扎、固定、搬运)技术要点,以及气道异物梗阻、中暑、晕厥等常见急症的现场应急处置方案。
通过培训韶山小学170名教师通过考核获得急救证书,此次培训不仅显著提升了韶山小学教师的应急救护能力,更为校园安全筑起了一道坚实的防护屏障。
图2 教师培训现场
考虑到不同年龄段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接受能力,我院师生采取了因材施教的策略,针对各年级学生特点设计了不同的授课内容和方式。对于中低年级的学生,培训内容主要聚焦于基础急救知识的普及,如简单易懂的急救常识、应对异物堵塞气道的海姆立克急救法,以及常见伤口的止血包扎方法。而高年级的学生在此基础上,还深入学习了心肺复苏这一关键的急救技能。
我院师生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将原本复杂的急救知识讲解得简单明了。在讲解海姆立克急救法时,不仅详细介绍了操作步骤,还编写了简易口诀(剪刀-石头-布),方便学生们理解和记忆。针对急救知识,采用情境进行演示,主要讲解手受伤、流鼻血、烫伤的处理。对于止血包扎,我院师生现场展示了各种包扎技巧,如头部包扎、环形包扎等,并讲解了不同伤口适用的包扎方法。在高年级的心肺复苏教学中,从判断患者意识、呼吸,到胸外按压的位置、频率、深度,再到人工呼吸的操作要点,都进行了细致入微的讲解。
图3 急救知识讲授
为了增强培训效果,现场还设置了丰富的师生互动环节。我院师生提出各种与急救知识相关的问题,学生们纷纷举手抢答,现场气氛十分活跃。我院师生手把手为同学讲解手法和注意事项,力求做到施救动作规范、到位。在场的同学们争先恐后地举手发言,现场气氛热烈,教学过程生动有趣,确保学生们掌握急救方法,切实提高学生们紧急突发事件的安全意识及急救能力。
图4 急救知识体验
经过紧张而充实的培训,我院师生进一步掌握了幼儿急救知识、强化了急救操作技能,同时也深刻领悟到了“博爱、奉献”的精神、增强了社会责任感;韶山小学三个校区的师生们都收获满满。他们不仅学到了实用的急救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急救意识在他们心中生根发芽。许多师生表示,以前对急救知识了解甚少,通过这次培训,才深刻认识到急救的重要性,以后遇到紧急情况,自己也能伸出援手。
通过此次急救培训,能增强师生急救素养,营造安全校园环境。还可促进校校合作,推广急救知识,培养学生互助精神,带动家庭和学校重视急救,为社会急救科普贡献力量。
图/文|陆全菊
校对|李丽
初审|周璇
复审|蒋淑昆
终审|宋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