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思政课建设的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精神,推进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政课程建设,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针对性和吸引力,倾听学生心声,促进师生交流。2025年10月29日晚,马克思主义学院组织召开“倾听心声 共话成长”师生座谈会。马克思主义学院执行院长苏敏、教学副院长郑跃林、教学办主任严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教研室主任李思雨、《思想道德与法治》教研室主任张晓婷以及2025级三年制专科各班学生代表共计50余人参加此次座谈会。

会议伊始。马克思主义学院执行院长苏敏对本次座谈会作了会议要求和部署,他强调,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在学生思想成长和价值观塑造中发挥重要作用。希望通过此次座谈会搭建师生交流平台,倾听学生心声,共同提升思政课的教学质量和育人效果。

随后,各教研室主任就开设课程做简要介绍,学生代表们围绕课程内容与设计、教学方法与形式、课堂互动与学习收获等方面展开分享。

在课程内容与设计方面,学生认为思政课程能够帮助学生及时了解国家方针政策,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但课程理论性较强,涉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创新理论内容比较晦涩难懂,建议教师能够多结合时事热点和学生实际,深入浅出地讲述理论知识。在教学方法与形式方面,学生高度评价教师授课方式,认为教师运用课堂提问、加分制鼓励、“开火车” 等形式,能够活跃课堂氛围,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同时也建议教师能够创新教学方式,运用小组讨论、情景模拟等形式,提升学生探究思考能力。在课堂互动与学习收获方面,学生高度认可教师认真负责的教学态度,认为教师授课风格风趣幽默,授课时结合党史、英雄人物故事等,将理论性较强的课程讲得有趣、有吸引力,课堂互动较好;同时学生也反馈了在思政课学习过程中的收获和成长,进一步坚定了听党话、跟党走的理想信念。

在热烈的讨论氛围中,师生们深入交流,学生代表的真诚反馈为思政课程建设提供了思路。最后,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学副院长郑跃林对此次师生座谈会进行了全面总结,并对后期的教学改进工作提出明确要求和期望,他强调,各教研室主任应就本次座谈会学生反馈意见做好记录和整理,形成教学改进清单,积极推进思政课堂优化。

此次座谈会的召开,不仅搭建了师生交流的平台,也为学院思政课建设提供了宝贵建设思路。下一步,学院继续推进思政课程改革,及时回应学生诉求,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亲和力和针对性,让思政课程更好入脑入心,见行见效,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新时代医学人才筑牢思想根基。
供稿:严 丽
图片:严 丽
校对:王馨雨
初审:代光美
复审:苏 敏
终审:杨丽琴
马克思主义学院
2025年10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