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是教育发展的第一资源,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也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基石。
“抗战精神永传承,青春逐梦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学院开展第十期思政讲堂
发布日期:2025年11月05日 来源:原创 阅读:3
分享到:

5155c149fa82c03cbd2700281d582cae.png

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要讲好抗战故事,把伟大抗战精神一代代传下去”的重要指示精神,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伟大抗战精神,11月3日,马克思主义学院在学术报告厅开展第十期思政讲堂——“抗战精神永传承,青春逐梦新时代”。马克思学院教师李思雨主讲,400余名学生参加学习。

25153e8325c768af7d4e7b09d65963d4.jpg

讲堂伊始,李思雨提出问题:“假如我们处在1937年的南京城、1932—1945年的哈尔滨,会怎样做?为什么中国能够在那样艰难的情况下取得抗战的胜利?又是一种怎样的力量支撑着中国人民在长达 14 年的战争中不屈不挠、奋勇向前?”发人深省,叩响了学生们的抗战历史思辨之门。随后,她以清晰的逻辑为主线,串联起丰富的历史资料与生动的影像素材,围绕“回溯抗战征程”“解读抗战精神”“青春担当新篇”三个维度展开讲述,通过梳理关键战役与英雄史实,再现了抗战精神的孕育过程及内涵,在学生们心中引发了穿越时空的深刻共鸣。

f29c116a3848c97c179e337ee0e26118.jpg

讲堂现场气氛庄重而热烈,学生们全神贯注、深受感染,大家纷纷表示会以此次思政讲堂为契机,以史为鉴、不负韶华,把爱国情怀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使之成为驱动自己刻苦学习、奋发进取的不竭动力。

铭记历史是为了更好地开创未来,传承精神必须将其转化为实践伟力。未来,马克思主义学院将持续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思政教育活动,确保红色血脉赓续不断,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注入持久青春力量。

图文|余   颖

编辑|李思睿

校对|罗志英

初审|杨丽琴

复审|徐世美

终审|王   斌




技术支持:奥远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