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积极响应党的二十大精神,引导青年学生在社会实践中锤炼思想、锻炼成长,心理咨询科于2025年寒假期间成功举办了“第三届寒假返乡调研报告征集大赛”。本次活动以乡村心理健康为主题,设置了家校心理联动与乡村心理卫生调查两大赛道,吸引了全校同学的广泛参与,涌现出一批高质量的调研作品。此次获奖同学名单如下:
第一赛道:家校心理联动(实践赛道)
家校心理联动赛道-探索协同育人新路径
在家校心理联动赛道中,同学们围绕家校心理发展现状、协同策略及沟通机制等方面展开了深入调研。其中,23级高职检验2班的刘访萍同学通过对云南省宣威市大坪子村的实地调研,揭示了家校沟通渠道陈旧、责任划分模糊等问题。她提出,应搭建多元高效的沟通桥梁,如开发家校心理沟通小程序,实现信息推送、在线咨询等功能,同时明确家校责任分工,共同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成长。
第二赛道:乡村心理卫生调查(调研赛道)
乡村心理卫生调查赛道-揭示现状,提出对策
在乡村心理卫生调查赛道中,同学们深入乡村一线,对乡村居民的心理健康状况、精神卫生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全面调研。来自24级高职护理1班的郭小平同学,在《被遗忘在乡土里的心灵处方》中,详细分析了平安村居民面临的心理健康问题,特别是女性养家困境、留守群体之殇以及贫困大学生学业困境背后的心理隐扰。她建议,通过提供可持续的就业与创业机会、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加大经济资助力度等措施,可以有效改善乡村居民的心理健康状况。
与此同时,同学们还关注到乡村心理卫生服务的薄弱环节,如心理咨询站建设不足、专业人才稀缺、诊疗设备匮乏等。针对这些问题,同学们提出了成立专门机构鼓励心理咨询站建设、提高薪资待遇吸引专业人才、完善诊疗设备和服务网络等具体建议,为乡村心理卫生服务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本次调研活动不仅覆盖面广、参与度高,而且成果丰硕、亮点纷呈。同学们通过问卷调查、访谈、实地考察等多种方式,获取了大量第一手资料,形成了许多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对策建议。例如,关于龙潭村委会乡村振兴的社会调研报告,深入分析了该村在产业发展、交通改善、人才培养等方面面临的挑战,并提出了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雨露村心理卫生健康状况调查报告则聚焦于留守儿童和空巢老人的心理健康问题,提出了完善保障措施、促进文化观念转变、提升心理卫生服务质量等建议。
本次大赛的成功举办,不仅为青年学生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锻炼能力的平台,更为乡村心理健康事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未来,心理咨询科将继续深化此类实践活动,引导更多青年学生关注乡村、服务乡村,为乡村振兴贡献青春力量。
撰稿:马思媛(心理思愈团新闻部)
一审:陈媛
二审:周睿媛
终审:宿诺
大学生工作部
心理咨询科
2025年7月3日